smart原则 smart教学原则
smart原则用于指导科学、合理的制定目标计划。管理大师彼得·德鲁克在《管理的实践》提出了目标管理,乔治·杜兰(george duran)在《管理评论》发表论文提出设定管理目标的smart原则。
先看在《管理实践》中提到了企业的目标的5点要求:
1、能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说明所有的企业现象;
2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;
3、能预测行为;
4、在决策制定过程中,就能加以评估;
5、能让实际经营者分析自己的实践,并因此改善经营绩效。
在smart原则中,目标是以下5点特征:
明确性(specific),目标要清晰、具体,用简要、容易理解的语言说清楚要达成的目的,明确具体的产出物和交付标准。不能笼统和模棱两可,要具体化到数据。
可将目标拆分为多个小目标,每个目标都有衡量标准、达成措施、完成期限以及资源要求,所有的信息都能有效地被相关人接收理解。
衡量性(measurable),目标是明确的,不能是模糊的或模棱两可的。可以用数据指标或明确的方法进行衡量、验证目标完成的效果。
要求目标在数量、质量、成本、时间、相关方的满意程度等方面达到量化,或者质化。或者再次细分目标,再进行衡量。而且每个目的及参与人都有统一的、标准的、清晰的指标。
要杜绝在目标设置中使用形容词等概念模糊、无法衡量的描述。
可实现性(attainable),目标可以被执行人实现或达到。最好要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才可以实现,过高可能达不到或者推卸责任,过低则内容不饱满,行动没热情。
可以参与人一起协商,上下左右一起参与,让大家认同目标的价值和意义,形成团队整体目标。不宜单方面的利用职权影响力命令式的发布。
相关性(relevant),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。目标必须和公司、团队、自己有很大的联系,避免一些没有价值,或价值不大的工作。
此目标和自身、角色或岗位、其他的目标完全不相关,或者相关度很低,那么这个目标的意义也不是很大。当出现交叉职责的目标时,需要拆分细化,或者必要的说明与澄清。
时限性(time-based),目标是有时间限制的,这是由目标的优先级、相互关系来确定时间要求。没时间限制的限制,就没办法确定目标的轻重缓急,就没办法准确地被执行。
在这个时间范围内,要定期检查事情的进度,掌握各种影响,管理风险,或者进行变更控制。
目标管理有利于团队和个人高效的工作,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,主动地进行目标的定义,绩效考核的制定,大家在公平公正环境中完成目标。其中几个重要的要点是: